
JUPAS Code: JS2025

现有之宗教研究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於2017/18学年起更名及改革为宗教、哲学及伦理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修读新课程的学生将会学习到写作、公开演讲及批判思考的技巧,也会享受到紧密的师生关系。
课程目标
- 训练批判、分析及演绎技巧,客观地理解宗教及哲学传统,以及伦理学的流派;
- 理解主要宗教及哲学传统的思想和实践,让学生对课题建立紥实的基础;
- 建立将不同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哲学传统、和伦理学流派连系到社会文化议题的能力;
- 透过比较不同宗教及哲学传统,扩阔学生眼界,俾更深入地理解人性和人类文明,反映出人类对生存的不同回应;
- 预备学生日后进修研究院,进深重要的宗教及哲学传统;
- 协助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文化事业等相关工作。
课程特色
- 宗哲伦共冶一炉、亚洲首创课程
本课程融会宗教、哲学及伦理三个不同而紧密相关的学术领域,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创学士课程。诸如宗教、哲学及伦理的多元科际课程是近年全球其中一个发展最蓬勃的课程,著名例子包括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和诺丁汉大学也有提供此课程。 - 四个学习领域
同学在第二年将修读必修科目,涵盖宗教、哲学及伦理之重要范畴。在第三年及第四年,同学可以从四个学习领域中自由选修科目,包括哲学研究、基督教及比较宗教、跨科际宗教研究、及伦理与社会。课程设计多元化,学生可以配合自己的兴趣修读科目。学生可以在二年级下学期选择其中一个学习领域作为专项研究,也可以不加限制地在四个学习领域随心选择。 - 批判思维
我们特别著重训练学生批判思考、论证评估及组织思辨的能力,以提升他们的思辨才能及深入分析事物的技巧。 - 价值分析
我们强调分析与时事相关的多元道德、社会、政治及文化现象,并作出批判性的反思。 - 卓拔的通识教育
本系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臻达通识教育,培育学生以严谨的学养,研察纷繁的人文问题,并提升他们在道德思辨及社群公义中的实践智慧。
奖学金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奖励有杰出学术表现的学生,本系每年都会参照他们的成绩,向每级成绩优异的数名学生提供奖学金。
- 宗教及哲学系学生奖学金
- 陆贤纪念奖学金
- 陈赞一博士灵修学奖学金
海外交换生计划
透过参加由大学举办的海外交换生计划,学生有机会在海外的伙伴大学中学习。

孙萌 (三年级生,2016-17年度於荷兰莱登大学作交换生)
「我参加了一个读书俱乐部,要在辛苦的学习时间之外额外分配时间来读书,实在是个挑战,不过我也借此了解了欧洲文明的思想。最难忘的莫过於开学迎新周,不同国家的人分在同一组,独在异乡的大家聚在一起反而并不觉得寂寞。在荷兰,学生独居一室也是常有之事,而独居也使人更加珍惜自己工作与思考的时间,以及友谊的体验。周末我会和好友去不同的地方旅行,短短半年时间我已行走过十数个国家,如今能分辨出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甚至性格,收获的远不止是旅途中的快乐。」
暑期交流及考察团

暑期敦煌――新疆交流及考察团由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及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在十日的旅程中,学生得以体验不同的宗教及跨文化的传统。
本系筹办欧洲宗教文化考察之旅,旨在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宗教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透过独特的学习体验,从从而加深对西欧国家及不同时代的基督宗教的认识。
除上述暑期交流及考察团,我们亦会在学期内到香港附近的地方作短期考察,例如广州、澳门等,认识邻近地区不同的宗教活动。
暑期实习计划
自2002年起,本系每年暑假都会举办暑期实习计划供本系学生参加。他们获派到本港各非牟利机构、社会企业、立法会议员办事处、公营机构或商业机构担任暑期实习生。透过暑期实习,学生不但能扩阔视野,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让他们在毕业后可以更快地找到工作方向,投入社会。
林翠萍 (2016年度毕业生) 2015年暑假於从心会社实习,任职项目见习生
「整个实习过程给予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例如采访作家、协助简单的编辑工作,令我获益良多。我有机会协助殡仪服务,甚至能够在旁观察化妆师如何帮死者化妆换衣。看见同事为每一个丧礼构思主题及程序、布置场地和撰写述史,我明白无论对死者还是家属,举行一个好的丧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觉得某程度上,一个人对殡仪工作的态度代表著他对生命的尊重。我很庆幸自己曾经在从心会社实习。」
彭晓瑜 (2016年度毕业生) 2015年暑假於公平点实习,任职暑期实习生
「待人要公平、处事要公正虽是老生常谈,但面对利益和利润时,真正做到公平、顾及商业道德的人又有多少?很庆幸这个实习计划让我有机会在公平点实习,我亲身体验到NGO( 非政府机构) 的运作、加深了对公平贸易的认识,并学习到很多价值观。这不但令我认清了自己的职业路向――在NGO工作,更使我反思究竟何谓『平等』和『公义』。」
就业前景
本课程提供优良的学术训练,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并于毕业后有能力从事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就业方面,毕业生不单可以投身教育界(考获相关资历后/ 于获认可院校修毕教育文凭),也可从事文化、出版工作,服务于宗教团体属下的社会服务机构,或从事政府及商业机构的行政工作。近年,社会对高等教育功能的理解渐趋改变,高等教育中批判的思考分析、创意、灵活性及广博的知识面越发得到重视,香港的雇主亦更期望毕业生具备此等质素,而非狭隘的专业技能。在今天,一位接受良好宗教、哲学及伦理训练的毕业生可以在广阔的职场中建立事业、实践理想。
根据学生事务处就业调查所显示,本系毕业生近数年的就业率均接近100%,2016 年毕业生月薪的平均值接近港币一万四千五百元,在文学院各课程中位列第三。
宗哲系给我意想不到的改变
吕宇俊 (1999), 主修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Ethics
「宗哲系给我意想不到的改变。三年的学习,让我学会了『说话』、『写作』、『思辩』、『组织』的技巧。」